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大学生小卫星-1成功发射

作者: 时间:2021-10-17 点击数:

凝结北航学子智慧 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大学生小卫星-1成功发射

202110141851分,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大学生小卫星-1APSCO-SSS-1)在太原发射场搭乘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入轨。中国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

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大学生小卫星-1是中国首颗采用中国航天项目管理流程和规范,国内外大学生联合研制、北航师生负责系统设计和研发的30千克级微小卫星,也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头开展的亚太空间合作组织(APSCO)大学生小卫星项目中(简称APSCO-SSS)的主星。

该卫星重36千克,运行于517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此次发射任务将对盘绕式伸展臂机构在轨展开技术、ADS-B空管接收机在轨技术进行验证,并进行遥感成像。卫星的研制成功填补了中国大学开展国际合作研发小卫星的空白。

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大学生小卫星项目是亚太空间合作组织(APSCO)的第一个重大国际项目,由北航作为建议单位,于2015年被APSCO理事会正式批准,2016年举行项目启动仪式,北航被任命为该项目的牵头单位。项目旨在推进APSCO成员国大学小卫星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能力、培养航天技术和应用人才,促进APSCO成员国在空间技术和应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项目写入《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

项目内容包括由APSCO成员国大学联合研制三颗小卫星(包括1颗微小卫星APSCO-SSS-12颗纳星APSCO-SSS-2A/2B),三星编队飞行共同完成在轨技术验证、星间通信、空间科学探测及空间遥感应用任务。其中APSCO-SSS-1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负责,为该项目的主星。

项目自2016年立项以来,北航始终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建设了相应配套设施,设立了“两总”系统开展工作。宇航学院、国际学院为主,计算机学院、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参与,多个单位全力保障小卫星的研制与人才培养协同推进。

APSCO-SSS-1项目7个分系统组成指导教师、中外学生共同参加的研发攻关团队,先后有10余名教师、10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项目还选拔骨干学生直接担任总师,承担卫星研制全流程各项任务。

APSCO-SSS-1的核心载荷盘绕式伸展臂和离轨装置电推进器完全由北航学生团队自主设计研发。其中,盘绕式伸展臂具有大柔性、高展开收拢比的特点,是国内首个在轨验证的被动式盘绕展开机构;电推进装置具有高比冲、变推力和集成化的特点,是国际上首个容性储电单台自中和电喷雾推力器的在轨应用。

项目总设计师、重点实验室教授黄海表示,“APSCO-SSS-1”不仅是一颗卫星,也起到了亚太地区空间技术领域合作的纽带作用。“它的成功发射是 APSCO 各成员国通力合作的成果,也体现了北航在航天国际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担当。作为一颗“教育卫星”,其研制工作主要由学生承担,已培养了一批空间技术人才。依托此卫星项目,后续将形成更完善的卫星技术相关课程体系,以服务于国内外航天人才的培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天器设计优化与动态模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版权所有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