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航天器设计优化与动态模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9/2020年度学术委员会年会成功举行

作者:凌桂龙 时间:2020-11-18 点击数:

“航天器设计优化与动态模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19/2020年度学术委员会年会成功举行

2020117日上午,“航天器设计优化与动态模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9/2020年度学术委员会年会在北航唯实大厦会议室隆重举行。受新冠疫情影响,实验室2019年度和2020年度会议两年合并召开,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建平院士主持会议,学术委员会顾问戚发轫院士、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尤政院士、于登云研究员、黄海教授(兼实验室副主任),委员孙汉旭教授、刘莉教授、刘宇教授、曹晋滨教授、姜志国教授出席了会议。学院杨立军院长、刘睿党委书记,实验室主任蔡国飙、副主任董云峰、汤海滨及实验室教师代表25人参加了会议。

 

学院杨立军院长代表学院向学术委员会各位专家的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学院会持续支持重点实验室建设。实验室黄海副主任对实验室2019/2020年度的科研进展、研究成果、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及2021年度的工作计划等方面进行了汇报。邓岳教授作了“面向跨模态集群感知的强化智能”的专题报告,朱浩副教授作了“高空高速靶标总体设计与系统实现”的专题报告。

  

两年来,实验室在航天器结构/多学科优化与应用、航天器关键技术动态模拟及新型航天器概念等方向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成果显著。其中,获批自然基金22项,其中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两年科研总经费超过一亿三千万元;获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一等奖1项,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项;人才队伍迅速壮大,新增四青人才3人,新晋升教授4人;对外交流特色明显,已成为航天特色教育教学和科研合作基地。

学术委员会专家对实验室2019/2020年度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实验室未来发展提出了指导意见,指出实验室研究工作应进一步加强与总体、结构、动力、控制这四大航天器核心技术中的瓶颈问题衔接,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为航天器亟需突破的技术难题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同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应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将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在高水平的创新性人才培养上发挥重要作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天器设计优化与动态模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版权所有

手机版